痛心!贵州44岁干部倒在脱贫攻坚冲刺路上
一台电脑、一个文件夹、
一些山盆镇剑坝村高炉组农户资料,
办公桌面还是老样子,
但座位却空了……
座位的主人叫彭艺,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山盆镇剑坝村驻村工作队队员,6月3日晚上7时许,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,年仅44岁的生命就此定格,永远沉睡在脱贫攻坚最后冲刺的路上。
突发疾病
“彭艺病危,谁有他家人的电话?”6月1日晚,山盆镇剑坝村村委会主任穆仕开在全镇工作群里发布信息,着急询问彭艺家人联系方式。
据山盆镇剑坝村党总支部书记张道均回忆,当天晚上下班后,本该休息的彭艺选择留在办公室,整理白天走访山盆镇剑坝村中心组村民劳动力就业摸排情况,录入相关信息,一旁还有彭艺帮扶的村民李远开。
“彭艺先是皱了皱眉,随即开始全身冒虚汗,又呕又抽搐,我赶紧打电话给村委会副主任赵久胜。”李远开告诉记者,赵久胜到后,彭艺已逐渐失去意识。大家立即合力将其送至山盆镇医院,初步诊断脑溢血后,又紧急转诊遵医附院。
回忆起当天情况,张道均沉重叹息,“白天开会人都还好好的,除了没有平时那么多话外,都很正常,怎么就走了呢。”
“闭门羹”干部
1976年出生的彭艺,先后在山盆镇高雄村、播州区(原遵义县)煤炭税费统一征收办公室、山盆镇安监站工作。2018年6月,正值脱贫攻坚关键时期,彭艺主动向组织申请到山盆镇地域面积最大、贫困人口最多的贫困村——剑坝村驻村。
据同事们回忆,初来乍到,彭艺也不免俗地碰到群众不理解、不支持、不信任等情况,他常调侃自己是“闭门羹”干部。为了尽快进入角色,高质量完成好工作,改变群众贫困面貌,彭艺经常加班加点,从不因为节假日或周末而放松工作要求,始终兢兢业业、任劳任怨。
白天不断走访,晚上再伏案登记走访信息、填写走访台账……
吃了“闭门羹”,第二天又继续登门“拜访”……
渐渐地,村民被他的认真劲儿打动,也开始接受他。
就这样,彭艺很快便掌握了所包村民组142户636人的基本情况,并整理出贫困户、低保户、五保户、残疾人、空巢老人、留守儿童、外出务工人员台账,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。
彭艺去世后,村民哽咽了......
彭艺去世的消息不胫而走,熟知他的村民有的惋惜、有的哽咽、有的伤心……
得知彭艺的突然离开,村民何祖容老人哽咽着告诉记者。
和彭艺一起的村干部回忆,为让所包村民组群众早日脱贫致富,彭艺舍小家为大家,丢下身怀六甲的妻子奔走在脱贫攻坚路上,甚至在妻子进入产房时,也没守在身边。“村里大小事务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,他没能把家人照顾好,却把村里的群众照顾得非常周到。”
说起彭艺,张家坪村民组邹光如老人眼眶泛红,“他对工作很负责,我们有问题就找他,他都第一时间给我们解决,村里开展‘三改三化’工作期间,他天天都在现场守着,等所有工作都弄好了才走,哪里没有弄好就重新来。”老人连声道,“这么好的人,怎么就走了呢。”
……
驻村期间,彭艺做了许许多多像这样用心用情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事。
村民李光金是五保户,年迈体弱,因无劳力、无资金修建蓄水池,遇枯水期偶尔还会出现饮用水不足等情况。走访中得知此情况,彭艺立即着手解决此事。
向上级水务部门申报资金和物资、组织附近村民出人出力,彭艺亲力亲为,还带头当起了“泥瓦工”为李光金修缮水窖,仅一个星期,便让老人喝上了放心水、安全水、稳定水。
2018年,全区实施“三改三化”人居环境改造工程,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完成工作目标任务,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,彭艺把自己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,“5+2”、白加黑成了他的工作“标配”。在各个村民组之间穿梭的彭艺,就这样日复一日为解决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而奔忙着……
那段时间,整理扶贫资料忙到深夜、为协调矛盾纠纷磨破嘴皮、为申报扶贫项目四处奔走……只要群众困难再解决一点、日子更舒坦一点、脱贫质量更扎实一点,在彭艺眼里,什么苦他都愿意吃。
“在剑坝村工作的几年中,彭艺对工作认真负责、对群众耐心细致,群众的急事、难事大都喜欢找他,因为群众知道,找他就一定可以解决到位。”张道均说,“每个月,他还从自己为数不多的工资里挤出一部分资金,用来帮助生活困难的群众。”
为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,彭艺还常常驾驶自己的私家车往返镇里和村里,却从来不向组织伸手要一分经费报销。
“百姓不脱贫,我就不离村”,彭艺的同事告诉记者,这句话是彭艺驻村以后对剑坝村干部群众作出的承诺,直到生命最后一刻,他依旧在践行着这一句简单质朴却无比厚重的承诺。
“彭艺同志作为一名普通干部,扎根基层工作20余年,默默奉献,舍小家顾大家,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,特别是脱贫攻坚这些年,他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一线,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事,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。虽然他离开了,但他扎实工作的精神必将激励更多同志继续奋斗,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。”山盆镇党委委员、人大主席姚本坤说。
(来源:聚焦汇川 遵义发布)
更多新闻